自年初发酵的天津渤钢危机最终还是蔓延到了信托公司,受伤最严重的国民信托由于连续发行多款渤钢旗下公司产物,因而深陷其中。据统计,国民信托出现兑付问题产物的金额达到9.5亿元。
面对渤钢债务的连锁风险,投资者控诉国民信托尽职调查存在严重漏洞,而国民信托董事长杨小阳的态度十分坚决:“投资者可以收集对于国民信托的资料,只要证明国民信托行为有错就刚兑。”
在陆续收到投资者对于国民信托的举报信后,北京银监局已派遣监管员进驻国民信托进行核查,据悉,监管的介入无法要求公司刚兑,但如果发现违规行为将会对公司进行处罚。
此刻,夹在投资者和融资方之间的国民信托绝不好受,日前向媒体披露了叁条解决思路,包括不限于催收、诉诸法律和寻求政府帮助等途径。但在业内看来,生效的可能性偏小。
有消息称,信托保障基金曾表示愿意帮助国民信托进行兑付被其拒绝,但说法目前尚未得到有关方面的证实,而国民信托的境遇也加重了同行业对事件的关注和反思。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国民信托如今“骑虎难下”?当下是否还有其他有效的救济方法?《投资者报》记者为此采访了国民信托,但公司对于相关问题避而不谈。
债务重组尚无实质进展
尽管国民信托公布了叁条解决思路,但在目前看来似乎都不是太好的办法。根据年初的统计,渤钢集团爆发1920亿元债务风险中,有105家金融机构深陷其中。
国民信托4款涉及渤钢系产物均出现兑付困难,合计规模约9.5亿元。
天津市目前给出的方案是,集团中3家公司的优质资产组建新的公司,承接原有债务中的500亿元,800亿元留存原公司及核销,600亿元“债转债”,但由于“债转债”可能导致银行损失重大未必能通过,加之天津市反腐仍在持续发酵,最终的方案并没落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