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山东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《山东新闻联播》报道,高能耗、高污染排放的传统产业体量大、占比高,是山东经济一个突出特点,也是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必须突破的羁绊。现在,山东公司通过不断加大技术创新和改造力度,加快转型升级步伐,向高端、高质、高效的目标迈进。
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钢丝,似乎和科技沾不上边。位于枣庄的腾达公司却通过科技创新,生产出国内最细的钢丝。
腾达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营销副总胡凯扬:“这种钢丝的直径只有0.03毫米,是咱们头发丝的1/3粗细。”
产物做得精,为的是卖上好价钱。目前,国内仅钢丝生产公司就有几百家,生产的多是直径0.2毫米的主流产物。因为技术没门槛,产物自然也都成了“大路货”。
腾达不锈钢制品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顾叶忠:“0.2毫米钢丝一公斤也就50块钱,0.03毫米的钢丝一公斤200块钱,差了4倍。”
从可以做衣服的钢丝纤维,到可以用在海底电缆上20年都不用更换的大螺栓,新产物让公司做的有声有色。市场在倒逼公司升级,政府也在通过抬高环保、土地门槛,提升行业水平。2012年,淄博市临淄区出台“史上最严的化工限令”。两年来,693家不达标公司被淘汰,占当地化工公司总量的1/3。在化工重镇朱台镇,厨具加工成了新的支柱产业。
广开厨房设备厂厂长王荣刚:“我现在工人有30多个,每年的产值有七八百万,我现在做的东西销往全国各地。”
在关停的600多家公司中,四成公司找到了新项目。制造业、新材料、电子信息产业水平得到提升。去年,临淄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首次突破30%。
临淄区委副书记、齐鲁化工区党工委副书记王义朴:“一是环境好了,第二公司的竞争力增强了,同时投资环境也有了大幅度的改善。”
不仅仅是化工,山东传统产业迎来转型升级潮。按照新规,钢铁、水泥、电解铝、平板玻璃、船舶等行业,将一概不再批准新上产能项目,已有产能,也将继续加快落后淘汰任务。力争通过5年努力,提升行业整体技术水平,实现产能利用基本合理,产能结构明显优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