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华社合肥8月26日电(记者汪海月、马姝瑞)距离安徽省马鞍山市市区近5公里的向山镇,一个巨大的人工湖静卧于群山之中。清澈的湖水,周边葱郁的树木,让人很难想象这里曾是中国八大黑色冶金露天矿之一——凹山采场。
“凹山采场是马钢的‘钢铁粮仓’,新中国成立后的开发建设中为马钢贡献了2亿多吨铁矿石资源,可以说是马钢和马鞍山这座城市的源头。”曾在此工作多年的马钢工人朱末琳说。
马鞍山市因矿兴钢,因钢设市。1958年,马鞍山钢铁公司成立,让马鞍山这个昔日长江边的小渔村快速发展成为重要钢铁生产基地。2019年,马钢集团和中国宝武实施战略重组,成为中国宝武控股子公司,走上新征程。
凹山采场正是这个钢铁巨头多年来“蝶变”的缩影之一。
2017年,这座有着百年历史的采场结束开采,生态修复和绿化则赋予了它新的“生命”。
“原来开采矿坑,植被常年破坏,岩石裸露,显得很突兀,现在矿山得到修复,采坑与周边的环境融为一体,变为一道风景线,还有水鸟和天鹅来嬉戏。”朱末琳说。
近些年,在中国政府实行“去产能”和加大环保的政策之下,马钢一直在加速节能降耗,打造绿色工厂。
2016年至2018年,马钢退出炼铁产能224万吨、炼钢产能269万吨。2020年至2022年计划投资近75亿元,用于环保设备的提升改造,以实现“废气超低排”。
“马钢跟这座城市融合在一起滚动发展,要和城市一起走绿色发展之路,才能和这座城市和谐共生下去。”马钢能源环保部职能经理荣裕说。
在长江大保护规划的理念之下,马钢通过使用深度处理等各类技术对工业废水进行净化治理,以实现系统内部再利用。“固废是放错地方的资源,我们提取铁元素,开发副产物,目前马钢固废综合利用率在99.1%左右。”荣裕说。
一直以来,马钢都是马鞍山这座“钢城”的骄傲,创造了中国钢铁行业的多个第一。1963年,马钢成功轧制出中国第一个火车车轮轮箍,结束了中国依靠国外进口的历史。第一套高速线材轧机、第一条热轧大贬型钢生产线、第一条重型贬型钢生产线先后诞生在这里。
同马鞍山的很多家庭一样,23岁的蒋灏哲一家爷孙叁代都在马钢工作,见证了马钢的辉煌,也正在亲身经历它的绿色化、精品化、智慧化转型。
“我的父亲是一名除尘工,小时候我记得他总是灰头土脸地回来,那时候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也很低,大多是人工操作设备。”蒋灏哲说。
大学毕业后,蒋灏哲进入马钢成为一名中控工,在中控室里用电脑程序控制设备。“现在整条生产线覆盖了除尘设备,再没有那么多扬尘,工厂的自动化程度也越来越高,很多都用电脑操控,将工人从生产线上解放出来。”他说,老一辈是起家的一代人,有深厚的技术,新一代则站在他们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。
据马钢科技管理部主任员邹海历介绍,近年来马钢在捞渣、贴标、搬运等生产环节开发应用了40余套机器人,打造了多个数字化车间,实现产物全生命周期管理,并着力建设智能化生产调度系统。
产物结构上,马钢不断提高高附加值产物的比例,聚焦高铁车轮、汽车板、家电板、贬型钢等领域,其生产的贬型钢广泛应用于鸟巢、港珠澳大桥、国家大剧院等重点工程。
8月10日,《财富》杂志公布了2019年世界500强排行榜,并购重组后的中国宝武排名第111位,首次跃居全球钢铁公司首位。
在出海的这条路上,这艘“钢铁航母”一直在乘风破浪。据马钢营销中心副主任员荀着介绍,马钢在韩国、德国等海外市场成立6个区域公司,销售马钢产物。2019年,实现钢材出口92万吨,产物出口到美国、澳大利亚、韩国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。
“近年来,在国际化的浪潮下,马钢加速开拓国际市场,我们的车轮、贬型钢等产物远销泰国、土耳其、俄罗斯等多个国家,国际重大的油气、海洋等工程项目也都可以看到贬型钢的身影,希望能为中国制造享誉海外做出我们的一份努力。”荀着说。
更多信息请进入糖心Vlog耐磨钢板新闻资讯